网速五厘米

  coffeemakera  

【柔软的一面】(之一)(Abstract)【不想忘记他】

实验班系列的第二篇。

谨记那个柔软的又坚韧的,可爱的他。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精卫》诗 (引用的)

~~~~~~~~~~~~~~~~~~~~~~~~~~~~~~~~~

(今天我比较儒雅随和一点了,放心,今天不开炮)

Abstract: 

从一开始,也许作者就没有想要给Feanaro塑造一个“纯硬汉”的形象,因为他在关于Feanor的各处描写中隐藏了许许多多温柔的小细节。Feanor的性格中起码有百分之五十一的柔软。如果深究bz原文和HoMe的记载就会发现这些隐藏的可爱的小小bug。(有时候甚至算不上小bug,而是十分明显的点了)他常常被大众所认为的“强硬”的一面丝毫没法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个角色以及他的内涵。强硬并不一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可是一旦这样“强硬”的成见形成,就会有扁平的形象,许许多多的成见以及对他行为的错误解读随之产生。我们会把他的所有行为都往“强硬”的方向解读,然后这个方向就演化成了什么他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或做事太过激进之类的莫名其妙的原文没有的玩意儿。没错,这两个就是典型的莫名其妙的原文没有的玩意儿。那些东西甚至不是“带有偏见”的解读,而是错误的解读,有时居然是完全相反的解读。

所以,为了娱乐一下看官们,我重新梳理了一遍各种史料中有关他的描写。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让人喜闻乐见的外貌/声音部分,然后是技能点/个人经历/与家人相处的方式,前三个部分让我们更好地窥视他的性格,然后是依据这些性格而来的行为解读,我将会立足于原著历史资料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改变长久以来不知道为什么产生的他的脸谱化/平面化/被误解/被恶搞的莫名其妙的形象。他的各种行为我都认为没有什么问题,立足于原著我也有解释。所以我并不做什么“翻案”的事情,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我不过是把他原来应得的清白与理解还给他罢了。他遭受了很多的误解,我希望把一块水晶上面的灰尘移去——难道要说,我把本来灰色的东西弄成透明的了吗,然而为什么我们不能觉得,一块水晶本来就应该是晶莹剔透的,而这一块,它本身从来就不是灰色的,只是恰巧被灰尘覆盖太多时候。为什么不想看看他原来的样子呢?

Abstract

外貌/声音部分

技能点

个人经历

与家人相处的方式

性格总结

行为解读

作者与他

如果有足够空间的话,我会在最后加上一些关于作者与Feanor的分析。作者到底对待他这个角色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我倾向于认为作者欣赏作为“一个人”的他,却不宠爱他(不然应该给他一个开心一点的命运吧,可是他却一直呆在Mandos了),也无疑极其用心地塑造了作为“一个角色”的他。作者当然欣赏他,否则不必不厌其烦地为他加上那么多在整个故事情节中不起推动作用的小细节——关于他的早年故事,他的Tengwar文字,他的爱好如同旅行等等的事,他的特长,他对于维拉语和北部Sindarin的研究贡献,他工作的态度,他遇见诺婶的故事,他所制造的除了茜玛丽尔之外的东西(水晶/灯/ Palantir......),他与Aule的交往,他对母亲名字音节的保留,他语言学的才能,他七个儿子各自的爱好,他的家徽居然还在摩瑞亚的门上出现了——如果没有这些细节,整个小说情节的发展也并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对于许许多多的其他角色,事实上也并没有这么多细微之处的记载。然而,作者就是写了这些看似对情节发展没有什么推动作用的东西。如果作者不爱他,为什么还要在提到多年之后的潘格洛/盖奶的时候侧面提起他当年的辉煌呢?为什么称他为Great Sage呢(取“贤德之人”的意思,别杠这个,“作者与他”部分会讲。)?为什么在描述贡多林诸贤人时以他为范呢?为什么在HoMe中用那么多笔墨描写Feanorian Lamp的构造呢?为什么要安排老甘怀念他,心心念念地要看他一眼呢?为什么要安排他亲手所造的真知晶石继续显现景象呢?为什么要让凯勒布理鹏三戒的命名同三钻的结局那样相像呢?为什么要在凯勒布理鹏死时特别提一句“Feanor的血脉从此断绝了”?这一句话里是多少的不舍啊。

我看,是作者不想忘了那个在自己作品里早早地离去的他吧?

他是一个多么饱满的角色啊,谁又会舍得忘记他呢?

(To be continued)

热度(20)
  1.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coffeemakera | Powered by LOFTER